哈喽,我是老刘,致力于说道考公的那些事,伴你考公上岸不迷路!
有网友说,他高中同学,高中时学习差,人调皮,上了个三本,没发现人家毕业第二年就考公上岸了,而很多一本大学生几年都还在考公的奋斗路上。
这位网友的言下之意,那位高中同学要么运气好,要么走了后门,凭本事不该是他考上公务员。
恐怕是这位网友至看到高中的那个时刻,没看到现在同学的状况。
既然能考上公务员,运气是会有的,但关键还是靠实力,没实力,是无法考公上岸的。
实力加运气,考公就上岸了。
说真的,现在考公上岸的,没一个是水货。
不管什么规则,能够在几百人里脱颖而出,都是人中之龙。
现在的国省考,几乎每一个岗位报名人数都很多,二三十人争一个岗位的就算少的了,考生能在这些人中脱颖而出,自然是有实力的,没实力,凭什么你能出圈,总不是这二三十人都是水货吧!
笔试面试是考公最难的两大关口。笔试又考行测和申论两门科目,行测靠运气去猜,运气好,猜对的多,还可以理解,理论上也行得通,而申论,全是主观题,靠自己的阅读理解、分析总结,去写在纸上,没有两刷子,不可能靠运气拿到高分。
笔试能考到前三名,说明基础知识、考试能力、综合素质已经是达到了一定的高度。
还有面试,真正的实力大比拼,能抗压,能说,能分析问题,能灵活应对,都是综合能力的考察,都是要凭借实力去比拼。
哪个水货能通过笔试面试两大关口?
再说,现在的考生,研究生满天飞,人人都是高材生,本身能力和素质就高。而现在,人人都是早早地去备考,备考时间长,学习扎实,还花钱报班培训,花钱买资料学习,能力已经今非昔比,上岸分数也水涨船高,水货能比过扎实努力的考生,天理不同。
再说考试的公平公正性。国省考,已经有一套完备的考试流程,整个流程严谨,都在规避托关系走后门。像笔试,考场全程录影录像,进考场安检,视频监控,没人能做上弊。
面试,实行双盲,抽签决定面试考场,考生不知道面试官,面试官不知道考生,如何去走后门,对于普通人,根本是不可能。能够在国省考做上弊的能人,也没必要去参加国省考,人家就进体制上班了。
国省考招录中,每一道关口都会滤掉水货,就是有人某方面有特长,侥幸进入下一个环节,还是会被滤掉的。
考公,不要怀疑上岸的人,他们的能力是出众的。
能力如果能量化,同水平同能力的人,有可能上不了岸,但上岸的人绝对是有能力的。
当然,考公上岸,没一个是水货,并不代表上岸后工作能力都很强。
实际工作中讲究知行合一,还要看你的执行力怎么样,你的认识怎么样。像前几天报出来的云南“体制内娇妻”一样,上岸就躺平,完全有可能把一手好牌打烂。
上岸不是终点,而是更大竞争的开始。
公务员要始终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,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和锤炼,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,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,就不愧是一名公务员了。
你说考公上岸的有水货吗?
--- E N D ---